






工地上,沒有飛揚的塵土和刺耳的噪音,
不見零散的鋼筋、混凝土、保溫板,
沒有了工人們繁忙工作的身影。
車間里,生產線上的機器不停作業,
一個個碩大的預制構件雛形初具,
裝配式房屋就像積木一樣搭建。
建筑業的變革已經到來,房屋的修建將從“建造”到“智造”全面過渡,秦磚漢瓦和無梁不成房的建筑時代將慢慢退出歷史舞臺,中國“智造”型的建筑形態將席卷而來。
城市是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產生活的重要載體,是現代文明的標志。裝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變革。從傳統的“建造”房子轉向“制造”房子,在綠色發展的今天,裝配式建筑格外引人矚目。裝配式建筑是建筑業的一場進化,更是一場革命,是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及現代建筑產業發展的方向。
傳統的房屋施工需要做基礎、綁鋼筋、支模板、澆筑混凝土、砌磚墻、抹灰等一系列復雜工序,而裝配式建筑,則把許多工序留在了工廠里。如預制墻板、樓梯、樓板、隔墻等構件的制造,通過工廠一道道的生產線,這些預制構件直接成型,然后運到工地上進行組裝拼接。這樣的過程之所以被生動地比喻成“搭積木”,是因為每個預制構件上都有相對應的連接措施,通過工地上的塔吊把每塊預制構件安裝到相應的位置上,一塊塊拼接下來后,樓房的雛形就基本搭建完成。
由于裝配式建筑采取了統一標準生產出來的零部件,比現場施工更加平整光潔,出廠之前都要通過質量驗收,結構精度和建筑質量更加有所保證,可以避免很多建筑樓盤尤其是小樓盤常見的滲漏、開裂等質量通病。
除了建筑質量有所保證,裝配式建筑也因其高效和環保特性受到推崇。施工方面,裝配式建筑擺脫了以往“看天施工”的局限,現場不再有腳手架,工人的工作簡化為吊梁和鋪設模板兩個步驟,不僅可節省三到四成的工期,還可大大節約用人成本?!鞍凑漳壳暗男视嬎?,預計可以減少近一半的勞務用量,如果將來實現100%產業化,預計勞動力用量可降低近九成?!贝送?,這種新型建筑方式還可以讓施工現場建筑垃圾的產生率幾乎為零,由于減少了現場澆筑和材料運輸等環節,揚塵、污水、噪音的產生量也明顯降低。
裝配式建筑“拼裝”兩字的背后,實際是一場建筑業的技術革新和產業升級。近年來,裝配式建筑已經成為一種國際通行并提倡的先進建筑方式,其核心是將工廠預制與現場拼裝相結合,改變傳統建造方式。
裝配式建筑在歐美
裝配式鋼結構建筑因其綠色環保、穩固抗震,深受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喜愛。西方發達國家的裝配式住宅早已經發展到了相對成熟、完善的階段,已成為新建住宅的首選形式。在歐美等發達國家,裝配式建筑已經成為主流。
在歐洲,法國預制結構的使用已經歷了130余年的發展歷程,構造體系以裝配式框架結構體系為主(裝配率達到80%),以焊接、螺栓連接等干法作業流行,生產和施工質量高;德國主要采用疊合板剪力墻結構體系,目前已發展成系列化、標準化的高質量、節能的裝配式住宅生產體系;瑞典目前新建住宅中,采用通用裝配建筑部件的占到了80%以上,是世界上第一個將模數法制化的國家;丹麥推行建筑工業化的途徑是開發以采用“產品目錄設計”為中心的通用體系,同時比較注意在通用化的基礎上實現多樣化。
在北美,美國的裝配式住宅起源于20世紀30年代,1976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國家工業化住宅建造及安全法案,同年開始出臺一系列嚴格的行業規范標準。除了注重質量,更注重提升美觀、舒適性及個性化?,F在每16個人中就有1個人居住的是裝配式住宅,并成為非政府補貼的經濟適用房的主要形式。
在亞洲,新加坡的組屋一般為15-30層的單元式高層住宅,自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嘗試采用預制裝配式建設,現已發展較為成熟,裝配率達到70%以上;日本1968年提出裝配式住宅的概念,1990年推出了采用部件化、工業化生產方式、高生產效率、住宅內部結構可變、適應居民多種不同需求的“中高層住宅生產體系”,經歷了從標準化、多樣化、工業化到集約化、信息化的不斷演變和完善過程。在此期間建造的裝配式建筑結構經受了1998年阪神7.3級大地震的考驗。
中國裝配式鋼結構現狀
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的優勢有目共睹,而我國裝配式發展一直速度緩慢。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部院士周福霖曾表示,中國建筑裝配工業化程度僅為3%-5%,而歐美建筑達75%,瑞典更是高達80%,日本也能達到70%。
建筑裝配工業化程度低造成了我國建筑施工質量低下、建筑垃圾、建筑能耗陡然攀升等不可持續發展的問題。數據顯示,目前我國建筑能耗占國家總能耗的47%,建筑垃圾占各個社會垃圾的45%。建筑能耗與建筑垃圾亟待降低。
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,積極推廣綠色建筑和建材,大力發展鋼結構和裝配式建筑,提高建筑工程標準和質量。將“裝配式建筑”寫進政府工作報告,這還是第一次,足見“裝配式建筑”在黨和國家產業戰略布局中的重要位置。
2016年以來,我國力推裝配式建筑的發展,國家與各地方政府頻繁出臺相關促進政策,對綠色建筑和裝配式建筑加大支持與推廣力度,打開了裝配式建筑行業的市場空間。
2017年3月住建部發布《“十三五”裝配式建筑行動方案》,指出“到2020年全國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15%以上,其中重點推進地區達到20%以上,積極推進地區達到15%以上,鼓勵推進地區達到10%以上”。
太原開啟裝配式建筑新時代
為加快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,根據國務院和省政府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有關文件精神,2018年,太原市出臺了相關實施方案。從實施范圍及評價標準均作出了明確要求,10月1日起,全市所有新設計公共建筑、居住建筑須采用裝配式。超高層建筑和學校、醫院、體育館、商場等新建公共建筑鼓勵采用鋼結構建筑。多層、高層鋼筋混凝土結構住宅須按照《裝配式建筑評價標準》有關規定,裝配率必須達到30%以上。
其中,主體結構采用裝配整體式樓蓋,其水平投影面積不得低于樓層建筑面積的70%;樓梯、空調板等須采用預制構件。內隔墻非砌筑比例須高于50%。按照晉政辦發[2018]82號文件精神,裝修和設備管線全部實行住宅全裝修。要求使用集成廚房、集成衛生間,干式工法應用比例須大于70%。鼓勵實行管線分離,管線分離比例應高于50%。市政橋梁除必須現澆的部分外,全部實行預制裝配式形式;地下綜合管廊推廣使用預制裝配式形式。
8月3日發布的晉政辦發[2018]82號文件明確提出,自意見印發之日起,各市區城市中心城區(由各市劃定)范圍內新出讓或劃撥國有土地上的新建住宅,原則上實行住宅全裝修,推行成品交房。為保證該項工作落實到位,太原市將裝配式建筑列入建設工程審批流程。市住建委將從設計、圖審、報建、招投標、施工許可、質量監督、竣工驗收等環節層層把關,未按上述內容落實的,一律不予辦理相關手續。因特殊地質條件不具備采用裝配式建筑的工程項目,由建設單位提出申請,市住建委組織有關專家論證,根據專家論證意見,確定該項目是否采用裝配式建筑形式。
厚道山鋼 百年銘著
身為鋼結構企業的領導者,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,系山東省國資委直管大型國企,下轄19家子公司,控股4家上市公司,2017年總資產超2800億元,位列全國鋼鐵企業11強。作為鋼結構綠色科技建筑全產業鏈領軍企業,所建項目多次榮獲“魯班獎”“全國綠色建筑創新獎”“中國鋼結構金獎”等獎項,山鋼銘著裝配式鋼結構高端住宅項目,被評為國家綠色建筑工業化重點科技示范項目,積極響應國家號召,采用最新鋼結構裝配式建筑技術,綠色環保、穩固抗震,被譽為“百年住宅”。
山鋼銘著秉承綠色科技住宅理念,以中國綠色建筑的最高等級認證標準——綠色三星標準,為太原帶來世界先進的鋼結構裝配式綠色建筑體系、裝配式智能精裝體系。
項目主體結構體系采用鋼框架支撐體系,外墻基層墻采用ALC條板,外干掛保溫裝修一體化外墻板;內墻采用ALC條板;樓板采用鋼筋桁架樓承板;戶內整體采用裝配式精裝修的先進工藝和技術施工交付。項目充分體現了鋼結構裝配式技術與綠色建筑技術的集成與創新。全過程采用BIM技術,實現了整個工程的精確化、可視化、標準化、智能化管理。并以15大科技系統為核心,全力打造恒溫、恒濕、恒氧、恒潔、恒靜的“5恒”宜居健康智能住宅,為龍城人民獻上最安全、最健康、最生態的五星級居住環境。